發新主題
列印

[討論] 2.這篇有關蜜袋鼯的資料覺得非常好!

2.這篇有關蜜袋鼯的資料覺得非常好!

12.補充
餵食蟋蟀等活蟲前,最好先讓蟲兒吃些天然營養的食物,再灑上鈣粉餵食。
綜合新鮮蔬果拼盤也是牠們愛吃的食物,其中以蘋果,葡萄,蜂蜜的接受度最高。
柳橙類也是食物選擇之一,但不宜多吃,免得容易下痢。蜜袋鼯較喜歡吃軟食,所以可將煮熟後的胡蘿蔔,地瓜等食物,與水果,蜂蜜等成份一塊搗成泥餵食。至於脂肪含量高的堅果類,瓜子種子類,也是蜜袋鼯偏愛的食物,但不宜多給,同時需提防這類食物因儲存不當,而帶有黃麴毒素或滋生其他病菌等問題。
人工餵養的寵物鼯,較常發生代謝性骨病,後肢無力,麻痺等病症,經常添加維他命及礦物質,能減少這類病症發生的機會。

13.補充
蜜袋鼯的寵物性好不好?
個性溫和的蜜袋鼯,很少會主動攻擊人。加上是群居性動物,本來就喜歡有家人的陪伴。體型嬌小,但智商並不低,所以算得上是寵物性極佳的動物。幼兒期的蜜袋鼯,可愛指數是20000分,幾乎無人能抵擋牠們的吸引力。不過隨著年齡漸增,蜜袋鼯也會發展出自我個性,和飼主的磁場合不合就因鼯而異了。
只是別忘了,蜜袋鼯是夜行性動物,除非你是個夜貓子,否則別怪牠們白天怎麼都不理人,總是在睡覺。

14.補充
蜜袋鼯會不會臭?
動物自然有體味,蜜袋鼯也不例外,尤其是公鼯在性成熟後,更會“刻意”將自己的皮脂腺體,塗抹在領土範圍內。有些人將這種味道,形容為淡淡的麝香味。我沒聞過真正的麝香是什麼味道,不過有心人形容派翁尼斯鸚鵡,以及亞馬遜鸚鵡的身上,也有所謂的麝香味。我個人倒是頂喜歡這種味道的。
不過蜜袋鼯的排泄物頂臭的,別忘了需經常清潔牠們的排泄物,也需訂期清潔牠們居住的巢箱或布袋。

蜜袋鼯會不會吵?
蜜袋鼯可發出各種不同的叫聲,但不至於稱得上吵。多半在受到驚嚇或發生爭執時才會叫。只是別忘了,牠們是夜行性動物,同樣的音量在白天或許沒人注意,不過在夜深人靜時就另當別論了。

15.補充
蜜袋鼯要不要打預防針?
不知道。 不知道也敢寫出來?不是啦,是因為目前根本沒有專為蜜袋鼯研發的疫苗,所以不清楚蜜袋鼯該打那些預防針。哺乳動物都可能得到“狂犬病”,然而狗貓施打的狂犬病疫苗,能否用於蜜袋鼯尚不得知。

蜜袋鼯是那裡的動物?
提到有袋動物,大家一定會想到袋鼠,無尾熊。對了,蜜袋鼯的原棲地也是位於地球南半球的澳洲,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地。不過蜜袋鼯的分佈點,從北澳的約克角,到新南威爾斯,維多利亞省,以及南方的塔斯馬尼亞都有。

16.補充
蜜袋鼯怕不怕冷?怕不怕熱?
由上述的分佈範圍來看,蜜袋鼯應可適應炎熱及酷寒的環境。但重點是有能遮陽禦寒的蔽護所。蜜袋鼯是夜行性動物,平時自然不喜歡也不需要曬太陽,所以飼養環境溫度別超過30度較理想。真的遇到嚴寒的氣候時,蜜袋鼯會減少活動量,彼此蜷縮在洞裡取暖。

蜜袋鼯不能吃那些食物?
原則上,鳥不能吃的食物,也別給蜜袋鼯吃。
像是酪梨,洋蔥,巧克力,酒精飲料等,都不可飼蜜袋鼯吃

17.補充
洗澡
小蜜的耳朵很薄~吹風機的高熱會導致耳朵灼傷.灼傷後傷口結痂會脫落變白~耳朵就會缺角. 一定要注意!

18.補充
繁殖
多數蜜袋鼯在七個月至一年之間的年紀開始繁殖,就像袋鼠- 蜜袋鼯有一個非常短的懷孕期大約16天,之後會生出一隻到三隻的無毛小幼鼯。小幼鼯一出生會順著雌鼯腹部的毛皮進入雌鼯的囊袋,大約十天後可以從囊袋口看到幼鼯, 袋內附有二個乳頭會保育二到三個月。開眼的一個月後幼鼯準備斷奶。

19.補充
小蜜發情跡象
1.發情的公蜜微禿的頭上會變的溼溼的.有點像抹上髮臘般!近聞有點像淡淡的蘋果味道..
2.母蜜發情會發出短而連續的叫聲.有點像狗兒短促的吠聲
3.公蜜會將頭部分泌的氣味抹在母蜜胸口與排洩口附近.應算求愛的前奏
4.公蜜會追逐母蜜準備交配.但是母蜜不會輕易就範!多半母蜜會轉身攻擊趴在身後的公蜜!公蜜需費時連續追逐母蜜並用口部舔母蜜背部與耳朵安撫其情緒!
5.當母蜜稍不抵抗時.公蜜會將兩條鞭形(長約4至5CM)尾端呈小箭頭狀的生殖器放入母蜜排洩孔.但交配時母蜜仍會持續頑強抵抗!
6.交配可達數小時但無法確定正確時間

20.補充
墊材:
避免使用雪松、杉木削片,這些臥墊材料可能導致眼睛、鼻子、喉嚨、肺、皮膚過敏。

21.補充
蜜袋鼯便便的秘密
小蜜剛離母體時因用我們人類的加工奶粉.所以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!
此時為小蜜的危險期!因為稍一不慎小蜜會不進食...
或對奶粉不適應而一直拉肚子!
正常的便便應該是像擠出牙膏時的膏狀或成半固體狀!
如果是水水的而且會噴的到處都是濕濕的..
那您就要小心你們家小蜜了.腹瀉和失溫是小蜜的頭號威脅!

22.補充
養小蜜並不難
辛苦的是必須花很多時間陪伴
才會黏人喔

TOP

發新主題